- 訊息內容
海外網購 免稅額降至2,000元

2016-08-31 02:37 經濟日報

不少海淘族頻繁海外網購,卻以每件低於3,000元方式規避課稅,形成漏稅黑洞,財政部將於9月提出關稅法修法草案,除了頻繁交易取消3,000元以下免稅優惠外,一般海外網購免稅門檻也將從3,000元調降至2,000元。

此次修法意味著未來民眾海外網購,即使一個月只買一次,交易金額只要在2,000元以上,就必須負擔1%的關稅與5%的營業稅。

《關稅法》修法重點 圖/經濟日報提供

《關稅法》修法重點 圖/經濟日報提供

 

財政部同時也將建置跨境電子商務通關專屬平台,預計最快明年7月上路實施,未來每一筆海外網購交易都必須誠實納稅,可望為國庫帶入不少稅收。

台灣電子商務市場年規模超過1兆元,不少民眾透過中國大陸淘寶網或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(Amazon)等網站跨境購物。為推動跨境電子商務貨物通關制度,財政部關務署已在7、8月共舉辦三場公聽會,財政部表示,行政院會已在今年4月二讀通過《關稅法》修正草案,取消頻繁海外網購3000元以下免稅的優惠,但想避稅的民眾仍會用「人頭」收貨,或存在「化整為零」拆單避稅,以每件2,990元方式拆成數包快遞規避課稅,防不勝防,預計最快9月立法院開議後可三讀通過。

一般海外網購交易3,000元以下的免稅優惠門檻,也將調降至2,000元,財政部說,國內每年70公斤以下的空運快遞包裹件數高達2,000萬件,其中高達九成為未抽驗貨品,形成漏稅黑洞,加上調降免稅門檻已是全球趨勢,目前海外網購3,000元以下可免平均約1%關稅和5%營業稅,不僅對國內電商不公平,也讓國庫每年稅收少進帳許多。

財政部表示,海關目前未建置跨境電子商務通關專屬平台,因此無法統計每年海外網購的件數與金額多寡,加上進口快遞貨物及郵包數量龐大,為了節省運費大多喜於利用晚上通關,即使快遞專區已設有逾50人查驗包裹,但仍難以逐筆查驗,僅能依靠民眾自行誠實申報,因此將提出《關稅法》修法,儘快建置跨境電子商務通關專屬平台,未來民眾只要使用信用卡等第三方支付工具,上網購買國外商品,海關就能掌握每一筆交易及價格、應報稅額,有助於防堵逃漏稅。財政部說,最快明年7月起,可望成功導入源頭管理。